


联赛放开外援政策,年轻人赴美打球,这不就是中国篮球想象中的崛起之路?
西班牙篮球就是这样做的。
可讽刺的是,曾经的世界篮坛劲旅,如今也在走向没落。当然,这种没落只是相对的,相对于西班牙篮球曾经的辉煌,相对于世界篮坛其他劲旅。
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,西班牙男篮在奥运会小组赛惜败于加拿大,以1胜2负结束小组赛征程,小组垫底,自2000年奥运会后首次小组赛就出局。
西班牙篮球到底怎么了?
“人才凋零”、“青黄不接”是最普遍的解读,毕竟这届西班牙又带上了即将退役的老将鲁迪-费尔南德斯以及永远活在火箭球迷想象中的尤伊。但这种解读流于表面。2022年西班牙各年龄段青年队还在欧洲乃至世界大赛摘金夺银,“人才凋零”,怎么都不该用在素以青训闻名的西班牙篮球上。
西班牙篮球联赛号称“欧洲第一”,皇马、巴萨两大豪门在欧冠赛场载誉无数。西班牙联赛影响力强,一大原因是拥有开明的外援政策,每支球队最少保留5名本土球员(本土球员的定义也非常宽泛),可以引进2名美籍球员,对欧盟球员则几乎来者不拒。所以就出现了一种现象,西班牙很多球队本土球员的数量远少于国外球员。
大量国外球员的涌入的确提升了西班牙联赛的竞争力和观赏性,但近些年,外援政策的负面效应出现了。2019年,只有2位西班牙本土球员进入联赛得分榜前50位。本赛季,西班牙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都难以保证。
“这是一个紧急状况,”西班牙男篮主帅斯卡里奥罗表示担忧,他在组建西班牙男篮时深感选材面太小,“在联赛中,上场时间和效率榜前50位中只有3-4人是西班牙本土球员。2009年我刚来时,这个数字是现在的三到四倍。在欧洲所有联赛中,西班牙联赛这个数字是最低的。”
斯卡里奥罗没有信口开河:2009年,有10位西班牙球员进入上场时间榜前50位,本赛季只有4人。2009年有17位西班牙球员进入效率榜前50位,本赛季只有5人。
开放的外援政策完美符合相对论的概念,联赛竞争力是提升了,但也带来了本土球员生存空间被压缩的问题。对此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,像斯卡里奥罗就表示担忧,但欧洲名帅伊图迪斯却认为限制外援数量只会保护联赛的弱者,包括阿根廷名宿斯科拉也曾建议CBA放开外援政策增加竞争。
是否开放外援政策,正方和反方都有理,无法有定论。
西班牙各年龄段青年队成绩斐然,这得益于他们成熟的青训体系。同时,西班牙从未忽视过“走出去”这条路。如今,西班牙大量优秀球员选择前往美国,要么打NCAA,要么参加overtime精英赛。近几年为了抢人才,NCAA和overtime精英赛都允许非职业球员赚钱,NIL规则下,打NCAA赚的钱甚至比欧洲俱乐部开出的工资高得多。
但到目前为止,这条路没有帮西班牙培养出更多进入NBA的球员。U18欧锦赛和U19世界杯MVP阿尔曼萨本来是西班牙的新希望,可他在overtime联赛打了一年后成长没达到预期,不得不退出了2024年选秀。
“缺乏顶级人才”,这是外媒对西班牙篮球衰落原因的总结。结论简单粗暴,但又让人无法反驳。当初西班牙男篮的崛起,靠的是加索尔兄弟、卢比奥这些NBA球员以及费尔南德斯等欧洲顶级球星。对比其他国家更是如此,德国有了施罗德和瓦格纳兄弟,瞬间崛起成为世界杯冠军。加拿大迎来黄金一代,去年就击败美国拿下世界杯铜牌,今年也有望夺牌。
如今,本土球员在国内联赛出场时间少,大批年轻球员走出去却没掀起浪花,都可以用“天赋达不到顶级”解释。作为西班牙梦工厂出品的球员,他们的基本功不差,但跟黄金一代相比,天赋却差不少。卢比奥之后,赫尔南戈麦斯兄弟本来被视作下一代领军,但两兄弟离开美国回到欧洲后竞技表现退步。
就连西班牙男篮使用的归化球员洛伦佐-布朗也一样,他在球队2022年欧锦赛夺冠时还发挥过很大作用,但如今33岁的他也进入了退化期。
严格来说,西班牙所谓的“青黄不接”,指的是头牌的缺失,他们在等待下一个领军人物的出现。从本届奥运会看,西班牙的战术执行力、基本功、深度等等都没问题,他们可以靠这些击败希腊,也可以跟世界杯铜牌得主加拿大鏖战到最后一秒,但头牌的缺失让他们难以达到更高的高度。
西班牙下一代头牌在哪?
2024年选秀大会,20岁小将努内兹在第36顺位被步行者选中,随后被送到马刺。这位身高1米93的控卫能在波波维奇调教下成为下一个卢比奥吗?
18岁的阿尔曼萨、19岁的马拉被视作西班牙内线未来的希望,他们的下一站很可能也是NBA,他们能像当年的加索尔兄弟一样撑起内线吗?
实用的创新性结论,值得令人深思。
独特的思路结构,让人印象深刻。
有趣的分析作者,非常的实用。
有趣的立场文章,需要多读几遍。
有趣的情感表达观点,非常的引人入胜。
新颖的情感表达分析,发人深省啊。